四断 → 四斷

四断 → 四斷
斷為斷舍之義。 《瑜伽師地論》卷五十九載, 四斷為: 一、 自性斷, 謂斷除根本煩惱與隨煩惱及諸不善業等, 其性染污而應斷者。 二、 相應斷, 指斷除與諸煩惱俱起的有漏八識等。 有漏八識及五遍行心所等, 其性雖非染污, 然由與惑俱起之故, 而有染污之性。 故斷其相應之惑時, 心等亦得解脫而離染污之繫縛, 故稱為相應斷。 三、 緣縛斷, 即斷除一切有漏善、 無覆無記之法, 及與煩惱間雜而成有漏性者。 四、 不生斷, 即斷除生於三惡趣、 無想天等之因。 以上四斷之中, 自性斷、 相應斷通於見道位與修道位, 緣縛斷僅為修道位所斷;不生斷僅為見道位所斷。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на курсовая?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